《愛的藝術》8,000 字重點筆記與心得:佛洛姆談愛與親密力量
愛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能力,需要透過意識的決策和承諾來培養。愛是基於給予而非僅僅接受,這不僅是個人的情感表達,更是對生活的全面投入。在他的論述中,我學到愛應建立在自我認知和成熟基礎之上,而非逃避孤獨或依附。透過不斷的自我實踐和對愛的深刻理解,我們可以達到與自己和他人的和諧相處,這種和諧超越了感情的起伏,而是一種持久和深刻的內在連結。這種力量的展現,是我們自由意志的體現,而非被動的感情波動。
心得是《愛的藝術》這本書,讀起來見解獨到同時又柔順絲滑,是我近十年看過對於愛的理解最深入的書,愛的藝術中的知識跟我去上三階段和親密力量工作坊的心得體驗完全是一致的,若在十年前看這本書我恐怕無法體悟書中的觀念。
書中提到愛是一種能力、一種承諾和行動,而非一個狀態。重點是愛是需要透過主動創造的,而且需要不斷的鍛鍊愛人的能力。
我的體悟是,誕生在人類社會,所有的一切的物質追求,最後其實都反映到愛身上。我們人所有的行為就是在延伸我們愛人與被愛的需求。
這件事情是一直到我上完親密力量工作坊才了解的,所以說追求物質成就或者商業能力,卻忽略了對於愛的鍛鍊,只能說是捨近求遠甚至可以說是愚蠢的行為。
過往我對於愛非常懞懂,我不在乎情緒當然更不在乎愛,但我卻實質上不斷的在追求愛,我用自己理解的稚嫩又無知的方式追求愛。
我把自己放的無比重要,而且不斷苦惱於要怎麼透過強化自身條件和技巧來獲得愛,其實就像是這本書強調的愛的陷阱,是在社會主流的氛圍下去把愛當作一種物質條件的交換,也期待把對方變成滿足於我想像的附屬物,去填補我內心的匱乏感。
看完這本書和上完工作坊才頓悟深刻體驗到,要愛人之前必須自愛,而愛是透過兩個完整的靈魂互相了解共振,透過愛惜自己,透過行動付出,我能夠選擇信仰愛,用自身的愛去創造愛,去影響愛。
這是多麽困難又美好的一件事情,值得我們付出一生的行動去鍛鍊,從此刻起讓我們選擇活在愛的創造與行動中。
下面是我完整看完這本書花了八個小時的筆記。
姑且用我的理解,將我有做筆記段落的書中內容分成不同的主題,但要完整了解其脈絡,還是需要去閱讀本書,要說這本書是人活著最重要的一本書也不為過,更推薦的是去上親密力量工作坊(可以先看我打的心得文),我本人從中受益因此願意無償推薦,工作坊中的體驗是基底,而知識則是讓我複習與補完脈絡。
佛洛姆博士的一句話,改變無數的人的一生
- 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生存 →
-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情感,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
- 愛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 →
- 在愛中,兩個人是從他們生命的本質去體驗自己。 →
- 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領受 →
- 愛的主動積極性:照顧、責任、尊重、 了解 →
- 施之所以比受更讓人快樂,因為給予是在表現蓬勃的生命力。 →
- 如果我真的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
一、愛是一種選擇和能力
- 愛也是一種選擇。但此選擇有賴人格的成熟才能被自身所意識,否則我們不過是順從的去愛,或順從社會習俗與自身條件去尋找對象罷了。因此我才常說,愛源於潛意識,卻在意識裡被完成。
- 愛某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如果愛只是感覺,我們就不會有基礎去承諾永遠互愛。感情是來去不定的,如果我的行為不是包含判斷和決定,我又何由得知我的愛會天長地久?
- 史賓諾莎由此獲得了美德和力量是同一回事的結論。嫉妒、野心或任何種類的貪婪都是「激情」,愛卻是一種「行動」,是人的力量的發揮 — 這種力量只有在自由中方能發揮,從不會說是被強迫的後果。
- 這麼多年來,我們持續受惠於佛洛姆的洞見,是他告訴我們:「愛不是一個對象,而是一種能力。」只有成熟的人能夠去愛,而不是把「共依附」視為愛。
二、為什麼人類需求愛
- 佛洛姆首先探討了:「為什麼人類這麼需要愛?」他從「分離感」討論起:當我們被拋到這個世界,面對一切的未知與不可控制,感受自己與世界的分離,對生命的焦慮感也因應而生,於是我們會希望找到很多方法,去解決這個分離感,以感受「合一」的安全感、安撫焦慮。
三、學習愛的藝術
- 先說一下「書名」:愛的藝術,這裡中文書名翻成「愛」的英文原文並不是大家習以為常的 love,而是 loving,佛洛姆強調這是指「愛的能力」。至於「藝術」,應該是當時流行的類似於「科學」的概念,也蘊含著需要培養的一種人生或生活實踐的能力,而不是當成身外之物來研究。
- 「藝術」的意思,是必須學習理論、加以實踐,以及將這門藝術作為「終極關懷」 — 也就是一輩子的理解、深入思考和執行。
-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掌握理論,另一是掌握實踐。如果我想要學會醫療的藝術,我必須先懂得人體的結構和各種疾病的知識。有了這些理論知識之後,我還不能說是醫術的能手。只有當我經過長久的實踐,最終把我的理論知識和我的實踐結果融合為一,融合成我的直覺,我才算精於醫術,因為直覺是精通任何藝術的標誌。
- 除了學習理論和實踐外,還有第三個因素是精通任何藝術所必須,那就是把精通一門藝術看成終極關懷,認定世界上沒有事情比精通該項藝術更重要。
- 最後,要學好任何藝術,都必須要有無上關注的態度。如果一門藝術對學習者來說不是無比重要,他就永遠不可能把他學好。他頂多能成為一個有兩把刷子的玩票者,絕不會成為行家裡手。這條件就像是學習任何其他藝術那樣,對學習愛的藝術來說是必要的。只不過,在愛的藝術上,玩票者似乎特別多,行家裡手似乎特別少。
四、實踐愛的藝術
- 然而,很重要的是,在實踐這些紀律時,不可把它們當成外力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束縛。應該讓它們成為我們意志的表達。我們應該是心甘情願,而且久而久之成為習慣之後,反而會因為不去實踐而覺得若有所失。
- 西方看待紀律的方式(和看待任何德行的方式)有一個讓人遺憾之處:認為其實踐會帶來痛苦,又因為這痛苦,所以是「可嘉的」。反觀東方在很久以前便認識到,對人來說是好的東西—對他的肉體與靈魂來說是好的東西 — 必然也是讓人愉快的,儘管在開始時有某些抗拒力需要克服。
- 對愛的藝術來說,任何想要成為行家的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必須實踐紀律、專注和耐心。
- 但重點不僅在某種特定的藝術的實踐上保持紀律(例如每天進行若干小時),而是整個一生保持紀律。
五、面對孤獨是愛的基礎
- 正因如此,愛也涉及了面對孤獨的能力。那種能夠自處的人,才可能去愛,而非因為逃避自處所以去愛。佛洛依姆認為,孤獨是人類焦慮感的源頭。但我可以說,孤獨也是同理及慈愛的源頭。在最深層的孤獨經驗裡,我們才會知曉我與他人皆是平等的。我因為被孤獨所環繞,然後才明白他人與我有相同的處境。
- 在那裡,我們與最深處的自我相遇,與「大我」相遇,然後愛才終於來到了最崇高的層次,也就是宗教愛。在這個層次裡,我們感受到個人和宇宙實為一體,人人皆是手足兄弟。由孤獨開始的經驗,終於又回到愛裡,而後貫串在個體化的過程。
- 事實上,能夠專注意味著能夠獨處,而這種能力正是愛的能力的前提。
六、愛是關於擁抱自己
- 人格成熟的人即是能夠創造性的發揮自己能力的人,他們只想要自己為之努力的成果,放棄了全知和全能的自戀式迷夢,以及獲得的謙卑態度(這種謙卑是以只有真誠的創造性行為才能產生的內在力量為基礎)
- 只有當兩個人從他們的生命的中心互相溝通,換言之只有當兩個人各從自己生命的中心體驗到自己,愛才可能產生。
- 在愛中,兩個人是透過從他們生命的本質去體驗自己,是透過與自己合一而不是逃離自己去和對方合一。與此相較,他們是和諧還是衝突,是喜樂還是憂愁,都是次要的。
- 不成熟的愛說:「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說:「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 為了克服我對他的非理性的扭曲,我必須能夠客觀的了解他和自己。唯有客觀去認識一個人,我才能夠在愛中認識他的終極本質。
- 愛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關係深邃,雙方各有活潑和強壯的生命力。這是愛的果實,也是愛賴以被辨識出來的標誌。
七、瘋狂的愛戀源自於寂寞
- 事實上,人們往往把如癡如醉的入迷、把對對方的「瘋狂」愛戀看作他們高強度愛情的證明 — 儘管那也許只是證明了兩個當事人本來有多寂寞。
- 如果兩個人本來是陌生人(其實人人皆如此),如果他們之間的牆突然垮陷,雙方因而感到親密無間,感到合而為一 — 這確實是生活中最讓人興奮和刺激的經驗,對那些一直身處封閉、孤立和沒有愛的狀態中的人來說尤其妙不可言,驚喜莫名。
- 如果一個人只愛另一個人,卻對其他人漠不關心,那麼他的愛就不是愛,而只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是一種擴大的自我中心主義。
- 在「墜入情網」中,本來是陌生人的兩個人之間的藩籬會消失。但正如前面曾經指出,這種突如其來的親密本質上是短命的。當兩個人陌生人變成了親密熟悉的人之後,他們中間再也沒有阻隔需要克服,再也沒有突然的親密性需要達成。
八、把愛當作找合作夥伴的陷阱
- 在這種愛和婚姻的觀念中,主要在強調如何找尋一個避難所,以便逃避捨此以外讓人無法忍受的孤單感。所以最終來說,在愛中,人們找到的只是免於孤單的避風港。如此,人們建立了一支對抗世界的兩人艦隊,但這種兩人份的自我中心主義卻被誤解為愛和親密。
- 相愛中的男女對於任何其他人都沒有感受到愛。事實上,他們的愛只是兩人份的自我中心主義。他們是互相認同的兩個人,他們解決分離性課題的方法是把單一一個人擴大為兩個人,他們獲得了克服孤單的體驗,然而由於他們與其他人類相分離,他們仍然處於彼此分離的狀態,也與自己疏離。他們的合一是一種錯覺。男女愛是排他的,但他會在愛另一個人中愛全人類,愛所有生命。它之所以是排他,是指我僅能完全且強烈地和另一個人融合。
九、把愛當作商品的陷阱
- 不管怎樣,墜入情網的情況通常只會發生在和我交換的起的「人類商品」之間。我在做一筆交易,所以我既要考慮對方從社會價值的角度來說是否值得我追求,也要考慮對方會不會基於我已表現的實力和潛在的實力看中我。這樣,當兩個人考慮了各自的交換價值的限度,感到他們已經找到了在市場上所能得到的最佳對象時,他們便相愛了。
- 但在「挑對了人」的思考上,受到商業、資本主義與消費換取幸福感的意識形態影響,我們卻又以「社會交換」的態度,去選擇自己「愛的對象」:夠漂亮、夠有錢、成就夠好、或是有足夠的外在條件等。在這種「等值交換」的概念下,「愛」可說是奢侈又希罕的東西。於是我們渴望愛,但我們的選擇,卻又讓愛離我們更遠。
- 正如兄弟愛已經被非人格性的公平原則所取代,上帝也已經變身為身在遙遠處的「宇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你知道他存在,管理著一切(雖然沒有他可能也行)。儘管沒有見過他,但你承認他的領導地位,與此同時「盡好自己的本分」。
十、透過專注去實踐愛
- 必須把當下在做的事視為唯一重要的事,全副投入。
- 專注意味著完全活在當下,意味著當我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不去想下一件要做的事。
- 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專注的首要意義是能夠傾聽。大部分人在聽別人說話或甚至給別人忠告時,都沒有真正傾聽,他們沒有認真看待對方的話,也沒有認真看待自己的回答,因此說話會讓他們疲倦。
- 專注是掌握任何藝術的先決條件,這一點幾乎不用去證明。任何曾經努力學習一門藝術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然而,在我們的文化裡,專注比紀律還要難得。相反的,我們的文化鼓勵一種不專注和散漫的生活方式,其程度是絕無僅有的。
- 我們總是同時間做幾件事,例如一面閱讀,一面聽收音機,一面說話,一面抽菸,一面吃喝。我們是張大嘴巴的消耗者,狼吞虎嚥的吞下一切:電影,酒和知識等。我們的缺乏專注清楚的顯示在我們的難以獨處上。靜靜地坐著,不談話、不抽菸也不吃東西 — 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這時,他們會變得神經質和坐立不安,必須用嘴或手做一些什麼事情(抽煙是缺乏專注的表徵之一,因為抽菸需要我們同時用到手、嘴巴和鼻子)
- 實踐專注剛開始是困難的,會讓人覺得永遠無法達到目的。這意味著實踐專注必須具有耐性。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萬物各有其時而想要揠苗助長,他將永遠無法變得專注,也無法精通愛的藝術。想知道一個人需要多大耐性,只要看看學走路的小孩就足夠。在學步過程中,小孩跌倒、跌倒再跌倒,然而他絕不罷休,非要學會走路而不跌倒為止。成年人如果能夠像小孩,在追求對他重要的事情上具有專注和耐心,成就將會是如何的巨大啊!
- 在我們的文化裡,實踐專注比實踐紀律難很多,因為舉凡這個文化的一切看來都是打壓專注的能力。學習專注最重要的一步是學習獨處。獨處時不要閱讀,不要聽收音機,不要飲食。
十一、學會敏感才能專注
- 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人對別人的敏感,最明顯的例子是母親對嬰兒的敏感和反應。她在嬰兒出聲表達之前就會注意到嬰兒身上的某些變化、需求和焦慮。他的孩子一哭,他就醒來,但換成其他聲音,哪怕是再大的聲音,也不能把他吵醒。這一切都表示他對於孩子生命徵象的敏感。他並不焦慮或擔心,而是處於一種警戒的均衡狀態,能接收到孩子發出的任何重要訊號。
- 人也可以採取同樣的方式對自己敏感。例如當我們疲憊或沮喪時,我們可以不向這種感覺屈服,或者使用其他近在咫尺的壓抑思想助長這種感覺。相反的,我們可以問自己:「出了什麼事?我為什們這麼憂慮?」
- 一個人如果不能變得對自己敏感,就無法學會專注。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指一個人應該無時無刻「分析」自己或者諸如此類嗎?如果我們用「對一部機器敏感」來比喻,那何謂「對自己敏感」就不難了解。
- 例如,任何駕車人對自己的車子都是敏感的。只要車子發出再微小的聲音都會引起他的注意,加速器的變化也是如此。對於路面的變化,對於車子前後車輛的行駛情形,駕駛人一樣有著敏感的感應。然而他並沒有心心念念想著這些變數。他的心靈處於一種放鬆的警戒狀態。這時他專注的事情是安全的駕駛汽車,而他的心向著有關這件事的一切變化敞開。
十二、愛是關於主動跟給予
- 如果作為一個正在愛的 人,你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被人愛的人,那麼你的愛是軟弱無力的,是一種不幸。
- 他大可以就像該隱那樣說:「我豈是我兄弟的看護者嗎?」但一個有愛的人卻會回應對他人的需要。他兄弟的生命並不只是他兄弟的事,還是他本人的事。他感到自己對其他人類同胞有責任,一如他感到他對自己負有責任。
- 與愛相關的是,我們應該要信任自己的愛,相信這愛有能力喚起他人心中的愛,相信這愛的可靠性。
- 願意把自己所擁有的給予他人的人卻是富有的,他感覺到自己是一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 只有樂在「施」多於「受」的女人,只有在自己生命中牢牢紮根的女人,才能在小孩和自己分離的過程中當一個充滿愛的母親。
- 他強調愛的主動性,其中主動的「施」比被動的「受」更重要。這也延續基督教中「施比受更有福」的一貫信念。所以愛情不是被動地等待他的降臨,而是要主動的讓它發生;用愛來喚起愛的能力。
十三、愛是一種信仰
- 信仰現存的權利就代表不相信還沒有實現的潛能能夠成長。如此相當於僅憑現存的東西來展望人類的未來,然而這是嚴重的失算,是小看人類潛力和人類成長,因此是深深的非理性。
- 信仰和勇氣的實踐是從日常的小事開始。第一步是去注意我們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會失去信心,要看穿我們用來合理化這種失去信心情形的藉口,要認識我們在什麼場合行為懦弱,及再次要看穿我們用來合理化這種懦弱的藉口。
- 理性的信仰是根植於一己的思想或感受的信念。理性的信仰主要不是關於某件特定事情的信仰,而是我們信念中的確定性和堅定性。信仰是籠罩整個人的性格特質,不是某個特定信念。
- 對別人有信心(信仰)意味著我確信他的基本態度、他的人格核心和他的愛是可靠、不會改變的。這不是說一個人不會改變意見,而是說他的基本動機是不變的。例如,我確信他對生命和人性尊嚴的尊重是他人格的一部分,是不會改變的。
- 除非我們相信我們的自我持續不變,否則我們的同一性就會受到威脅,就會變得依賴她人,用他們的肯定作為我的同一性的基礎。
十四、尊重是愛的核心元素
- 如果缺乏愛的第三個元素尊重,責任感很容易變質為支配慾和佔有慾。尊重不是恐懼和敬畏。按照字根,他是一種認知他人獨特個體性的能力:他人是什麼樣子,我就照他的樣子來認識他。尊重表示我願意讓另外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長。因此尊重隱含著剝削的不存在。我希望我所愛之人依照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以符合我需要的方式成長。
- 如果我愛一個人,我會感到與他合一,然而我是按照他所是的樣子與它合一,並非把它當作一個合我所用的物品來需要他。
十五、愛立基於了解與好奇
- 而作為愛的要素之一的了解不會滿足於一知半解,而是總是深入事物的內部。這種了解只有在我超越了自己的關懷,站在對方的處境來了解他的時候才做到。例如,我也許能在某個人還沒有表示憤怒時知道他正在生氣,但我還是可以從更深地層次去了解他。於是我了解到他是正在焦慮,正在憂心,知道他是感到孤單,感到罪咎。於是我知道了他的憤怒只是某種更深邃的東西的外顯。這表示,我認識到他是一個正在承受苦楚的人,不是一個憤怒的人。
- 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對交談對象流露的興趣。這不僅表現在他充滿溫暖的眼神、目不轉睛的目光(這目光有時似乎還有點過度強烈)。最讓人驚訝的還是他表達這一興趣的方式。他常常對我提出一些非常簡單又私人的問題,它們一點一點地挖入我的深處。
- 例如,他會問我正在讀什麼書,是什麼原因讓我讀這本書,以及書中有什麼內容吸引我,有什麼內容不吸引我。如果我說我剛讀完的書沒有意思甚至無聊的話,他就很想知道,我為什麼要去讀這種不重要的書來浪費我的時間。他還想知道什麼事物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什麼事物吸引我,以及我最喜歡做什麼來渡過我的時光。
- 如果我只看到一個人的表面,那我看到的主要是使我和他分隔的差別。如果我了解到他的本質,就會看到我們的共同性,看出我們彼此是兄弟的事實。
- 如果我們沒有按照他們預料的方式回應(即使用陳腔濫調和瑣碎的方式回應),而是直接與合乎人性地回應,我們常常會發現這種人會改變他們的行為。他們常常會因為受到突如其來的震撼而得到幫助。
- 在融合中,我了解了你,我了解了自己,我了解了每個人,但又一無所「知」。我是以了解活生生的事物的唯一可能方式去了解,即透過合一的體驗去了解,而不是透過思想。施虐狂的動機是想知道人的秘密,然而,用這種方式,我永遠像以前一樣無知。我是可以把別的生命一片一片肢解,然而我做的只是毀滅。愛是了解的唯一途徑,他以合一回答了我的追問。在愛的行為中,在把自己給出去的行為中,在穿透他人生命的行為中,我找到了自己,我發現了自己,我同時發現了我們彼此,我發現了人。
十六、母性的愛
- 過分關心自己的孩子不是因為她們太愛孩子,而是因為她們不得不以這種方法彌補他們沒有愛孩子的能力。
- 要能夠給予「蜜」,一個母親不能只是個好母親,還要是一個快樂的人 — 這個目標並沒有太多人能夠達成。
- 無私的性質在於他對別人的影響上顯示的特別明顯。在我們的文化中,這種影響最常見於「不自私」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他們相信,因著他們的不自私,孩子會體驗到和為愛,也因次學會何謂去愛。然而,他們的不自私的影響力卻完全不符合他們的預期。他們的孩子沒有表現出那些深信自己被愛的人會有的快樂:他們焦慮,緊張,害怕母親不滿意,急於達到母親的各種期望。
- 通常他們會受到他們母親對生命隱藏的敵意的影響,然後自己也感染上這種敵意。總的來說,「不自私」母親的影響和自私的母親無太大不同 — 事實上常常還更糟,因為母親的無私讓孩子無從對他批評。孩子被放置在不能讓母親失望的責任之下,被教育成不喜愛生命。
- 如果有機會研究有真誠自愛的母親所發生的影響,我們可望發現最能讓孩子體驗到什麼是愛、喜樂和幸福的,莫過於被一個自愛的母親所愛。
- 母愛一直被認為是最崇高的愛,是一切情感連結中最神聖的一種。然而母愛的真正成就看來不在母親愛小嬰兒,而在母親愛著逐漸長大的孩子。
十七、信仰愛需要面對挫折的勇氣
- 有信仰的前提是有勇氣,有去冒險的能力,隨時準備好接受痛苦和失望。
- 幾乎沒有什麽活動或事業像愛那樣,帶著那麼巨大的希望與期許展開,卻又那麼固定地以失敗告終。
- 選擇透過愛去解決問題需要有承受挫折的勇氣,要能夠在挫折中保持耐性。
十八、愛只能體驗
- 後來,神秘主義放棄用思想來認識神,改為透過與上帝合一的體驗來認識上帝。這種體驗中,有關上帝的知識沒有存在的餘地,也沒有必要。
- 合一的體驗絕不是非理性的。相反的,如史懷哲所指出的,它是理性主義的結果,是它最大膽和最徹底的結果。它是建立在我們對我們知識的基本局限性的認知上。他了解到我們永不可能「抓住」人和宇宙的奧秘,但卻可以用愛來參與這奧祕。
- 當代的心理學已經過度的向自然學科靠攏,因此逐漸喪失了關照自身的能力。
- 今天大多數人(包括本書的很多讀者)都希望得到一個教他們「如何自己做」的解方。就這本書來說,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教授如何去愛。任何帶有這種預期閱讀最後一章的人,恐怕會大失所望。愛只能是一種屬於每個人自己的體驗,只能自己去實踐。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邀請您分享讓更多人受益,一起為自己打造第二人生。您可以免費訂閱我的文章,以便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內容。謝謝您的閱讀和支持!